全锦赛结束-《奥运金牌是我的[花滑]》
第(2/3)页
于谨:“定级!!!”
丛澜:“……加一个就行了吧,不然燕式改Charlotte,滑出时候再换……”
她顺着比划了一下,两人各退一步,最后出了一个改版的接续步。
于谨算了算,觉着差不多:“那行就这吧。对了,你旋转的时候难度姿态多转一圈吧,卡得刚好的话万一什么时候没够,就吃亏了。”
丛澜:“我之前不是已经转三圈了吗?”
于谨:“但你这个蹲踞没有啊。”
丛澜:“哦……那行我记住了。”
连夜改了短节目和自由滑不妥的地方,之后一段时间里,丛澜就一直在熟悉新的内容,还要再练变动最大的表演自由滑,确实忙得有点累。
但结果很不错,这一次的全锦赛中,丛澜的步伐与旋转全都定到了最高的四级,连GOE都拿了不少。
相比去年,不知道为什么,在跳跃和P分上,裁判给了很大的涨幅。
丛澜:“3A3T给了我2的GOE……他们疯了吗?”
她一边擤鼻涕一边看小分表,短节目的三个跳跃,GOE就没有下过1分,连P都给了28.71之多。
褚晓彤比了这么多赛,现在也就是30~32的P分。
国内打分虽然会虚一点,但基本也是跟国际成绩挂钩的,会参考后者。
于谨倒是有点明白。
这是因为,冰协真的把女单的未来压在了丛澜肩上。
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,前辈凭借资历获取更多的P分,国内冰协在选派选手出国征战的时候,会根据倾向来分配P分。
有些新生代选手,哪怕实力与老将不相上下,在P分上总会差那么一档。
除非,这人凭借技术分挣出来。否则在近似的发挥下,总是老将占据优势。
直到冰协将这份倾向放在新生选手上,那么,他的打分待遇会水涨船高。
丛澜去年还是25分上下,今年就能接近29,未必不是有此考虑。
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恶心吗?
恶心。
运动员、教练、乃至于冰迷,对这种潜规则诟病许久了,但无可奈何。
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不确定性,在于强大的人挑战人类极限,在于强者为王。
可是,与之相关的,不论是打分项目还是其他,背后总有着数不清的利益交换、暗地手脚。
一分可以改变比赛的整场走向,花滑尤甚。
资历、私心、计较,这些侮辱了竞技体育。
丛澜把垃圾抛到了一米外的垃圾桶里。
“啊……”她无意识地感慨了一下,吸引了于谨的视线,“明明是自己该得的,不知道为什么,又觉着有点恶心。”
于谨:“……”
丛澜的短节目所展现出来的内容,确实值得这个P分,她的比赛真的很漂亮,难度有、滑行好、衔接丰富,使得节目内容很饱满。
她的表情、她的姿态、她浑身洋溢出来的情感,都与音乐息息相关。
给这分数不亏,也就是配得上她而已。
但一想到这是对方“怜悯”的,一时间确实,如鲠在喉。
于谨也嘟囔:“还有点尴尬是怎么回事……”
丛澜捧心状:“是我们这些人的良心和单纯在作祟啊!”
于谨比了个大拇指:“你说得对。”
短节目直接拿了72.91分,超了年初二月底时候举办的世青赛女单短节目新纪录。
最关键的是,青年组女单短节目上了70分大关,这简直是一个突破。
世青赛第一名破的世界纪录里,短节目也不过66.97——对,就比丛澜LAT站上的66.92高了那么0.05分。
但凡裁判当初多给一点的P分,丛澜也就直接破了这个二月份出炉的Jr组女单世界纪录了。
可惜,就差那么一点。
那天晚上冰迷们还闹呢,说裁判真不当人,压分压这么狠,阻碍他们3A妹妹破纪录的脚步。
丛澜都不知道自己跟世界纪录擦肩而过,还是后来听安凝思说的。
这下子好了,国内直接上70。
尽管知道国际滑联不承认国内分数,但丛澜粉丝也乐翻了天,不管怎样,这也是她实打实比出来的啊!
第二天的自由滑,丛澜又是,她早上合乐的时候还摔了俩跳跃呢,没想到比赛时候发挥居然这么强。
丛澜自己都觉着不可思议,她今天上场时候还有点感冒,脑袋晕乎着,状态不是很好。
于谨一巴掌就拍在了椅子上:“第一了!”
要不是看见丛澜的瘦弱身板,他真是差点直接拍她背上。
那到时候丛澜就真的要受内伤了。
在揪纸擤鼻涕的丛澜,利索地把垃圾收好,瓮声瓮气地:“赢了呢。”
自由滑总分124.72,与短节目合在一起,一共197.63。
不只是赢了,还是国内赛事的新纪录。
她去年便得了国内三大赛的冠军,今年要是再多个冬运会第一,就是国内赛事的大满贯了。
·
结束全锦赛的当天晚上,丛澜又进了意念空间照常训练。
在看到课程后面标注的空闲教练时,她顿了顿,最后还是选择了4T。
表演自由滑的晚上,她就很想再试一试,但顾忌到在比赛期间,担心这里影响到她现实的发挥,丛澜一直憋着,每天晚上也只是在这里复习节目。
这会儿,她终于能放心大胆地再度尝试。
四周要求更高的转速、更多的滞空时间、对身体更多的控制精度,三周跳里轻微不稳定的状况,放在四周跳中,就会直接导致空中失控。
丛澜能跳3A,但她至今跳不出来四周。
三周的摔是“啪”,四周的摔是“咚”,后者沉重又憋闷,跟一袋子土豆砸地上了似的。
丛澜整个人扑到冰面上,冰刀划出了一道半米高的冰碴子,摔得格外凄惨。
她没直接起来,翻了个身躺在冰面上,仰望着半空。
非人类教练也没有催促,只是在他手边悬浮的建模上做了几个标记。
属于丛澜的建模小人,不过二十厘米高,里面塞满了数据,是她这两年来在空间里的所有记录。
丛澜歪头,看向那个被调成火柴人模样的模型,上面变得只有她的线条。
滑行、起跳、腾空、旋转、落地,线条清晰地展现了她刚才的动作。
第(2/3)页